买车“功课”
我最终决定买小米即将在 6 ~ 7 月份发布的 YU7,但是这里还是记录一下我在决定之前的“功课”。
这份功课可能会有很多错漏,欢迎指正。
油车还是电车?
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分歧点。如果是问长辈,全都推荐油车;如果是同龄人,买的全是电车。但是,我还是做了一些功课,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对比:
项目 | 油车 | 电车 |
---|---|---|
保值率 | 中等或较高 | 中等或较低 |
里程成本 | 高 | 低,但未来可能变高(换电池) |
保险费用 | 中等(5000 左右) | 高(7000 左右) |
保养 / 维修成本 | 据说电车比油车高 |
在分析上面这些情况之前,先来对比一下油车和电车几个明显差异:
项目 | 油车 | 电车 |
---|---|---|
能源 | 油 | 电 |
里程 | 500 公里 | 500 公里,但会衰减 |
衰减 | 无 | 电池最大容量大概每年降低 1% ~ 3% 不等 |
充能时间 | 加满油 5 分钟 | 充满电 50 分钟 |
技术 | 成熟 | 快速发展中 |
这些差异就影响了以下几个方面。
保值率
油车技术已经非常成熟,一台车可以用 10 年甚至 15 年都不成问题,二手车市场上油车三年的保值率基本在 60% ~ 50%。
而电车的情况就稍显复杂了。
首先,电池的最大容量是会不断衰减的,而更换电池的价格是很贵的,等到 10 年后需要换电池的时候,可能换电池的价格已经高于车子的二手购买价格了。
举例:特斯拉的电池分为 4 组,更换一组需要约 3 万,如果 4 组都更换完需要 12 万。
另一方面,油车的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,即使再过个十几年,差别也不会很大。
而电车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,这意味着可能再过两年甚至一年,就会有性价比更高的车型出现。
这两方面都影响了保值率。我查过数据,三年油车的二手保值率大概为 60% ~ 50%,而电车的保值率普遍在 50% 以下。电车之中,最具有品牌效应的特斯拉的三年二手保值率约为 51%,应该是电车中最高的了。
虽然油车的新购价格已经被电车打下来了,但可以预见油车的保值率应该是普遍会比电车高的。
能源与里程
电确实比油便宜,但是电车换电池的价格基本要比省下的油钱多,除非电车用的很频繁(比如一年超过 3 万公里),也许能跟换电成本打平。
油车的里程一直是恒定的,而电车的里程会随着电池容量的衰减而下降,时间越长,里程越短。
当然,网上另一个说法是电车可能都用不到需要换电的时候就该换新车了,但电池容量衰减也是会影响保值率的。
加油的时间比充电的时间要快非常多,逢年过节回家的时候,油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。
油车性价比更高,那我为什么买电车?
如果是比稳定、耐用、性价比,油车当然是更好的选择。但是,电车也有电车的优势:
辅助驾驶
电车基本都配备了辅助驾驶。高速巡航、自动泊车已经是电车司机很常用的功能了,而油车在这方面完全不能比。
另外,国产车基本把辅助驾驶做成了免费功能或者价格很便宜,而特斯拉需要另外花 3.2w 购买。
智能座舱
我自己有一个小爱音箱,我特别喜欢用它控制家电,比如电视、空调、窗帘等,基本不用找遥控器了,我觉得这种体验很好。
而国产车基本把类似小爱音箱的体验带入了车里,比如小米 SU7 在座舱内配备了小爱同学,同样可以用类似人类对话的方式控制电车的方方面面,比如调节空调、打开天窗、调节座椅、导航等等。
这里强调“类似人类对话的方式”主要是跟特斯拉做对比。特斯拉虽然也有语音控制,但仍然是比较老旧的“命令式”的方式,即一定要说出特定的关键词才行,这一点不如国产车。
自动监测
人下车后,电车会进入哨兵模式,会用自带的一圈摄像头记录所有靠近车辆的人,这对试图破坏车辆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慑。
胎压检测会自动监控胎压,如果有人划伤了车胎,那么车主会收到通知,再配合哨兵模式,一抓一个准。
内饰
电车的内饰更丰富,如果油车想要达到电车的内饰水准,价格会更高。
电车之中,特斯拉属于“毛坯房”,内饰简单到甚至可以说是简陋,基本是要自己再花心思去装修的;而国产车的内饰普遍比较丰富,就像可以拎包入住的“精装房”。
小结
说白了,比起油车的性价比,我更想要电车现代且舒适的使用体验。
电车之中,我为什么选择小米 YU7?
为了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车,我一直在思考,哪些方面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?
我按照我在意的方面排了个序:
- 安全。小米 SU7 发布快一年了,从网上的 SU7 事故视频来看,小米 SU7 用料很扎实,车身结构很坚固,我看到好几个 SU7 跟大货车相撞,车头几乎没变形,车内人员也没有受伤的视频。当然,这并不是说特斯拉的安全性不好,但我觉得在这方面,双方应该差别不大。
- 智能。辅助驾驶、自动泊车、智能语音。特斯拉标配高速路的辅助驾驶,但是其他要额外花 3.2w 购买,且特斯拉没有“智能”语音,只有“关键词”语音。小米 SU7 只要预定就送完整的辅助驾驶,且带有“小爱同学”智能语音。
- 品牌。品牌意味着保值率高、售后稳定。特斯拉无疑是最出名的品牌,所以网上说买特斯拉肯定不会错,这一点我也认同。不过,小米汽车背靠小米集团,并且是雷军亲自负责,而其他大厂基本都是跟别人合资成立的子品牌(比如华为不叫“华为汽车”,而是跟别人合资成立了“问界”;还有已经倒闭的由百度和吉利合资的“极越”),所以我觉得小米汽车也是很有保障的。
- 舒适。空间要大,音响要好。虽然 YU7 比 Model Y 矮两厘米,但应该问题不大;音响方面,SU7 比 Model Y 多两个音箱,YU7 的音响应该会更好。
- 内饰。前面提到,特斯拉的内饰简陋,我看到网上的特斯拉车主基本都买了额外的配件,比如车辆状态指示灯等,而 SU7 自带仪表盘、内显屏等,体验更好。
- 外观。我个人觉得 YU7 的外观比 Model Y 好看。跟其它大多数车型比起来,YU7 的外观也是我比较喜欢的。
- 操控。网上提到特斯拉最多的优点就是操控,但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不是很重要。我感觉都到了 30w 这个档位了,操控怎么着也差不到哪里去。
总的来说,YU7 足够安全,智能好用,舒适度高,内饰丰富,外观好看,操控也不差,性价比很高。其它车虽然在某些方面可能更好,但是综合来看,YU7 是最适合我的。
YU7 相关信息
虽然还没发售,但是跟销售聊了一下:
- 类似特斯拉,无论是全款还是分期等都是一口价,没有优惠或谈价空间。
- YU7 发布的时候一定要尽早下定,争取在 2025 年内提车,这跟购置税减免政策有关。2025 年内,33 万以内的电车是免购置税的;过了 2025 年,这个免购置税的政策减少一半,也就是变成 17 万以内的电车免购置税。如果到了 2026 年再提车,就要多出约 1.5 万的购置税。
- 充电可以选择在家建充电桩,价格 3999;或者买 799 的随身充,可以直接用家用 220V 三角插座充电,但是很慢,大概 22 小时充满。
- 我准备选 799 的。白天开车,晚上充电,应该够用。如果要快充的话,家附近就有充电桩,就是价格贵了点,1.2 元 / 度。
- 提车流程 1.5 小时,包含提车、上保险、车牌一起。开回去的时候车上装的是临时车牌,但正式车牌会在两三天内寄送到家。
- SU7 Max 保险大概是 6500 元,YU7 Max 保险会比 SU7 Max 贵 500 ~ 1000。
- 小米官方合作的保险基本比自己去找保险公司要便宜。
- 上车牌费用 398。
- 推荐购买无忧服务包,目前 SU7 版的是 1299,不确定 YU7 版本的会不会有变化。
网上猜测 YU7 Max 裸车比 SU7 Max 贵 2 ~ 3 万,暂时按照 32 万计算,算上上面这些,落地价约 33 万。
CC BY-NC 4.0